阿长与山海经:一个女工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

阿长与山海经的奇妙缘分

阿长是谁?她不过是鲁迅家中一个普通的女工,黄脸皮上散着几点麻子,头上总束着一条乌带。可就是这样一位看似平凡的妇人,却与《山海经》结下了不解之缘,成为鲁迅童年记忆里最温暖的片段。那时的鲁迅,日夜渴望着那本绘图的《山海经》,书里有人面的兽、九头的蛇、三足的鸟,这些古怪的图画让他魂牵梦萦。母亲觉得这书荒诞,不肯买给他,而阿长却默默记在了心里。

不识字的阿长怎样买到了《山海经》?

有一天,阿长假都没请,跑遍了几家书肆,终于找到了一本绘图的《山海经》。她不识字,只知道鲁迅念叨的是“三哼经”,却凭着模糊的记忆,硬是把这本书带了回来。当她穿着新蓝布衫,腋下夹着油纸包的书,站在鲁迅面前时,那个瞬间的惊喜,成了他一生难忘的画面。翻开书页,粗拙的线条勾勒出帝江、烛龙、凤凰,一个神奇的全球在眼前展开。阿长站在一旁,黄脸上透着几分得意:“哥儿,有画儿的‘三哼经’,我给你买来了!”

为什么阿长的举动如此珍贵?

在那个年代,阿长这样的女工,生活并不宽裕,但她却愿意为了一个孩子的梦想奔波。她不懂书里的内容,甚至不知道这本书对鲁迅意味着什么,但她知道,孩子想要,她就去做了。这种纯粹的心意,远比书本本身更珍贵。鲁迅后来回忆,阿长“实在是极好的”,她用自己的方式,为他打开了神话全球的大门。人之善恶,未必见于大事;情之深浅,往往藏于细处。阿长的举动,正是这种深情的体现。

阿长与山海经的启示

如今再读《阿长与山海经》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段童年回忆,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最朴实的温情。阿长没有文化,但她懂得用心去爱;她不善言辞,却用行动温暖了一个孩子的心。这部书、这段记忆、这个平凡的妇人,交织成了鲁迅生活里最珍贵的启蒙课。它提醒我们,真正的关怀往往藏在生活的细节里,而最深的感动,常常来自最不起眼的人。

小编归纳一下:平凡中的辉煌

阿长与山海经的故事,之因此打动人心,正是由于它展现了平凡人的辉煌。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只是做了一件小事,却让鲁迅铭记一生。这让我们不禁思索:在我们的生活中,是否也有这样的“阿长”?是否也有那些看似微小,却足以温暖一生的瞬间?或许,真正的珍贵,就藏在这些不起眼的日常里。

版权声明